
       今年一代粘虫在江淮麦区见虫面积小、残虫量低,近期黄淮、华北及东北大部蛾量和落卵量较历年偏低,但多高于上年,结合寄主作物总体长势和气象条件综合分析,预计今年二代粘虫发生面积约2000万亩,西南、黄淮、华北、西北、东北等大部总体偏轻发生,其中贵州西北部、云南东部、四川中北部、河南北部、山东中南部、河北东部、内蒙古东南部、吉林南部、黑龙江东南部等雨水丰沛且作物长势旺盛的区域中等发生,局部田块有高密度种群集中为害的可能。预报依据如下: 
       一、 江淮麦区一代粘虫见虫面积小、残虫量低 
       一代粘虫在沪、浙、鄂、皖、苏、豫、鲁等大部麦区轻发生,见虫面积为808万亩,较上年偏低近10%,为2000年以来最低值。幼虫发生期每平方米最高虫量,上海奉贤、江苏东台、河南平桥等局部田块为12头,其他地区都在10头以下,各地均未达防治指标;每平方米平均虫量,上海、浙江、安徽分别为6.7头、2.7头和1.5头,其他省份均在1头以下,兼(防)治面积639.7万亩。各类型麦田每平方米残虫量,上海、浙江分别为1.2头、2.7头,其他省份均在1头以下;各地残虫量与历年均值相比,浙江、湖北、安徽偏低67%-71%,上海、江苏、河南偏低26%-45%,山东偏低4%(各地具体数值见表1)。
表1 一代粘虫发生面积及残虫量统计表
| 省份  | 有虫面积(万亩)  | 麦田平均虫量(头/m 2 )  | 各类型麦田平均残虫量(头/m 2 )  | 平均残虫量比历年平均值增减比率(±%)  | 
| 上海  | 25  | 6.70  | 1.20  | -45.0  | 
| 浙江  | 35  | 2.70  | 2.70  | -68.9  | 
| 湖北  | 30  | 0.86  | 0.77  | -70.6  | 
| 安徽  | 80  | 1.50  | 0.91  | -67.0  | 
| 江苏  | 350  | 0.41  | 0.15  | -26.2  | 
| 河南  | 120  | 0.60  | 0.49  | -35.2  | 
| 山东  | 168  | 0.22  | 0.11  | -4.0  | 
       二、大部地区一代成虫发生盛期偏晚、蛾量较历年偏低,但多高于上年 
       一代成虫发生盛期,西南、黄淮、华北、西北、东北大部地区在5月底至6月上中旬,其中宁夏、河北局部未出现明显蛾峰;与常年比,内蒙古、辽宁、河北、云南偏早2-3天,其他大部地区偏晚2-5天。各省平均单灯累计诱蛾量,与历年值比,除黑龙江偏高25%外,其余各地普遍偏低;与上年值比,山西、贵州偏低35%-59%,辽宁、天津、陕西、宁夏偏低7%-18%,其余各地偏高(具体数据见表2)。其中,黑龙江东南部、吉林南部、河北东部、山东中南部、河南北部、四川中北部、贵州西北部、云南东部等地监测点单灯累计诱蛾量均接近或超过200头。目前大部地区雌蛾抱卵率在80%以上,卵巢发育级别以3-4级为主。 
表2 各省平均单灯累计诱蛾情况统计表
| 省份  | 诱蛾量(头)  | 比历年均值 (±%)  | 比上年值 (±%)  | 
| 黑龙江  | 251  | +25.0  | +60.0  | 
| 吉林  | 42  | /  | +180.0  | 
| 辽宁  | 75  | /  | -16.0  | 
| 内蒙古  | 37  | -31.0  | +24.0  | 
| 北京  | 27  | -91.2  | +30.5  | 
| 天津  | 9  | -35.0  | -7.2  | 
| 河北  | 40  | -18.1  | +18.4  | 
| 山西  | 14  | -47.2  | -59.0  | 
| 山东  | 157  | -28.0  | +77.0  | 
| 河南  | 362  | -15.0  | +27.0  | 
| 陕西  | 32  | -25.7  | 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