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

企业新闻
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媒体中心 > 企业新闻

【寻找榜样第六十八站:北京】优质“工科男”——赵柯

作者:    |     来源:    |     发布时间:2015-06-18     |     切换:简体 繁體    |     字号:[        ]

优质“工科男”

个人简介:赵柯,1984年出生,2010年中国矿业大学(北京)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,同年加入中农矿产资源勘探有限公司,就职于中农矿产资源勘探有限公司老挝钾盐项目,目前为充填攻关小组技术副组长,主要负责充填技术研发工作。

6月11日,寻找“中农榜样”活动采访组在中农矿产总部的办公室里采访了赵柯。采访组原计划要在老挝采访他,但当时他恰好在国内进行充填技术的一个试验,所以采访活动安排到了北京。在没有见到赵柯之前,他的同事告诉我们,赵柯是个典型的“工科男”。带着“工科男”的标签,我们想象他可能是这样的一个人——喜爱专研、不善表达、厚道务实、头脑聪明、做事专注等等。当我们见到赵柯的时候,与“工科男”的感觉很像,但是当他坐在摄像机前,娓娓道来他所负责的充填技术,还时不时的小幽默一把的时候,又改变了我们对“工科男”的一些传统看法。起码“不善表达”这一点似乎不那么贴切,因为面对采访组频繁抛出的问题,赵柯没有丝毫的紧张,回答问题专业而到位。

2010年赵柯从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毕业后,就与当时公司外聘的盐化工专家一起开展充填技术的研究工作。钾盐矿的充填技术目前仍属于世界性难题,由于老挝钾盐矿区气候炎热、雨量充沛的地理环境,如何将光卤石开采之后的尾盐和尾矿进行充填处理,这对赵柯及所在的充填攻关小组来说,提出了较高的技术要求。

赵柯与充填小组的人员一起,进行了大量的充填体配方对比试验、充填挡墙配方对比试验、尾盐尾液充填的扩大试验等等。直到2012年,充填技术的实验室认证阶段初步获得了成功,充填小组攻克了井下回填的技术难关,相关充填技术还获批国家专利、国际专利。

如果说,前期的专利成果是外聘专家和充填小组的集体智慧结晶,那么2012年与外聘专家的合约到期后,赵柯则开始承担起了挑大梁的重任,负责将实验室的认证结果转为工业化的应用。赵柯告诉我们,由于实验室与工业化应用阶段的外在条件不同,工业化应用初期,将充填物质注入采矿区时,曾经出现过堵管现象,一旦出现堵管,就需要整个充填小组成员立即拆卸管道,迅速进行疏通。对于赵柯来说,每次堵管需要搜集数据查找管道堵塞的原因,并对现有的充填技术进行改进。

这个时候的赵柯,充分发挥出了“工科男”擅长专研的精神,他一方面组织建立了充填实验室,带领实验组成员,白天跟踪总结充填的实际情况,晚上在实验室针对具体情况组织实施实验室试验,观察记录实验模块变化情况,弄到午夜以后是经常的事,通过加强实验室研究,从理论研究出发解决工业化充填存在的问题。另一方面,对现有问题进行分析,提出通过改变固液比、管道内流速等条件,达到改善充填效果的目的。从2013年以来,我们的管道从来没有堵过,赵柯自豪地说。

堵管的问题解决了,新的问题又来了。由于矿区开采的深度逐渐下移,巷道的长度不断增加,如何延迟充填材料在管道中的凝固时间又成了一项新的课题。虽然现在的充填技术能满足目前的需求,但是对于矿区的长远发展来说,延长充填材料的凝固时间是必须要考虑的。于是2014年年初,关于充填胶凝时间的课题研究在赵柯的组织下展开了,他通过查阅大量资料,搜集了十多种缓凝剂物质,制定了缓凝试验方案,经过了上百组的试验论证,最终发现了目前正在使用的缓凝剂配方。赵柯说,使用这种缓凝剂配方之后,至少能将凝固时间延长半个小时,并能输送到5公里长的管道区域,说到这时,在这张80后“工科男”的脸上,我们看到了他满脸的幸福和得意。

最后我们又聊到了“工科男”的说法,赵柯说自己还是挺符合“工科男”的特征的,我们让他谈一点最突出的特征是什么,赵柯脱口而出“保值”。赵柯,这位在世界性难题充填技术上一直不断探索的“工科男”,正在发挥他锲而不舍的专研精神,他的聪明、专注、善言、爱运动,丰富了我们对“工科男”内涵的理解。试验——改进——再试验——再改进,如此循环往复,在这条没有终点的技术创新之路上,赵柯一直在前行,我们坚信,行走的脚步永不停歇,人生就永远不会贬值。赵柯,加油!赵柯的更多详情请关注中农集团公司网站寻找“中农榜样”专题报道。

  • 上一篇:已经没有了
  • 下一篇:荆门市召开“立收谷”油菜催枯现场会
  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