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

企业新闻
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媒体中心 > 企业新闻

扫二维码知蔬菜“出身”

作者:    |     来源:    |     发布时间:2014-03-05     |     切换:简体 繁體    |     字号:[        ]
 
消费者可清楚地看到蔬菜的来源、用药等信息。
      为了让生产出的蔬菜更安全,让市民吃得更放心,寿光市文家街道桑家庄村成立了桑盛蔬菜合作社,不少蔬菜大棚贴上了二维码,每一种蔬菜都有了“身份证”。3月3日,记者来到该村了解到,无论是播种还是施肥打药,只要刷一下大棚外或产品上的二维码,信息便被记录在服务器上。而消费者只要用手机一扫蔬菜外包装上的二维码,蔬菜从种植到采摘的全过程便一目了然。
进棚先扫二维码
      3月3日下午1时许,记者来到寿光市文家街道桑家庄村,42岁的菜农桑利滨像往常一样走到自家大棚门前,拿出手机对着门旁墙上的二维码扫了一下,手机屏上立即显示出“您大棚里种植的是圆茄吗?”的字样,随后桑利滨用手机摁了一下“是”,便进入大棚劳作。
      “我们这的很多大棚都采用了二维码,不仅能记录我们种植蔬菜的过程,并能记录在这一过程中菜农所使用的农药、肥料的品牌及剂量。换句话说,二维码相当于给蔬菜安了一张‘身份证’,消费者可通过‘身份证’查阅蔬菜的生长过程。”桑利滨介绍,他的手机已经和大棚门旁的二维码进行了绑定,并设计上密码,这个二维码只能他自己使用。
      记者走进桑利滨的蔬菜大棚,看到地上长满了绿油油的圆茄。桑利滨扫描一包农药上的二维码后,将扫出的信息传到服务器上,服务器便记录下他当天下午使用的农药类型和剂量。“以后蔬菜成熟走入市场后,消费者便能查阅到这些信息。”桑利滨对记者说。
蔬菜收入增20%
      桑利滨告诉记者,他的大棚占地4亩,但实际种植面积是2亩,贴上了二维码后,不管是种植什么蔬菜,无论卖到哪里,消费者都可以查到蔬菜的来源、施肥及用药情况。
      “我种植蔬菜快20年了,由于文化水平低,刚开始我不会使用这种二维码,是村里组织开办培训班教我们如何使用的,现在我已经能熟练使用了。”桑利滨笑着说,现在只要他进入大棚都会扫一下二维码,施肥打药时再扫一下二维码,把信息全记录在服务器上,这样能让消费者明明白白地消费,吃得放心。
      桑利滨说,因为采用这种信息化并且严格的管理模式,现在他们大棚里产出的蔬菜,每斤要比普通的蔬菜多卖大约两三毛钱,相比贴二维码之前的蔬菜能多收入20%。这也使得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到使用二维码的行列中来。
实现农超对接,蔬菜信息问责到农户
      3月3日,寿光市文家街道桑家庄村村委会主任桑庆德告诉记者,从2011年开始,他们便有了发展绿色蔬菜的想法,到2013年6月,他们进行了绿色蔬菜认证,并注册了“桑盛蔬菜”商标。现在桑家庄村已经成立了桑盛蔬菜合作社,而合作社采用“公司+基地+合作社+农户”的经营模式,为农民增收提供重要支撑,建立蔬菜安全可追溯生产监管平台,实现蔬菜从地头到餐桌的可追溯。
      蔬菜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建立实现了农超对接,桑家庄村产出的菜不用经过菜贩子,就可以直接进入超市。这样不仅减少了蔬菜流通中的成本,而且还能让消费者放心买菜。
      开发此软件的中农立华(寿光)农业服务有限公司的林祥海介绍,菜农手里有一部智能手机,上面安装着“蔬菜通”软件,主要用来收集菜农种植蔬菜过程中的数据,包括蔬菜的日常管理、肥料和农药的使用数量等信息,并将这些数据上传至服务器,形成种植日志。然后,蔬菜代收点通过“收菜王”软件向农户下蔬菜订单,并将蔬菜的抽检、订单和物流信息实时上传至服务器。
      “蔬菜进入超市后,超市工作人员通过‘超市助手’扫描蔬菜包装上所贴的二维码将信息上传,服务器将各个环节的数据进行关联,最终完成搜集蔬菜的所有信息。”林祥海告诉记者,消费者用“我查查”等常见的手机扫描二维码软件来扫描蔬菜包装上的二维码,便可得到该蔬菜的全程追溯信息。“如果消费者扫描后发现蔬菜质量不过关或有其它问题,便可以向蔬菜种植户问责。”林祥海说。
蔬菜进入市场前,都要经过严格检测
      3月3日下午,记者来到桑盛蔬菜合作社园区办公区,看到3名工作人员穿着白色工作装,正在对将要进入市场的蔬菜进行包装,并加上记录蔬菜信息的二维码。
      正在给圆茄添加保鲜膜的桑女士告诉记者,他们这里产出的蔬菜先要进行检测,合格后才能进入超市,同时要加上保鲜膜,保证蔬菜的新鲜。“与超市里销售的蔬菜不同的是,从我们这里销售出去的蔬菜都带有二维码。”桑女士告诉记者,现在菜农把产出蔬菜送到他们这里就行,不用再像以前那样送到市场上批发或销售了。
      那么,用手机真的能扫描出蔬菜的信息吗?对此,记者进行了体验。在众多包装好的圆茄里,记者随机拿出一个,用手机微信上的二维码扫描软件对其进行了扫描,几秒钟后,手机屏上便显示出了这个圆茄的信息:产地是山东省寿光市文家街道桑家村16号大棚,种植户为桑德敏,以及该圆茄的采购时间和物流信息。“这些蔬菜在生长过程中,使用的农药和肥料非常严格。如果有菜农私自使用农药或者肥料,很容易被查出来。”桑女士告诉记者,合作社每天都有专门人员到菜农大棚里查看,如果发现菜农有违规行为,种出的蔬菜便不会通过合作社进入超市,同时也不再拥有使用蔬菜追溯体系的权利。
到今年五月,360个大棚全贴上二维码
      3月3日,记者在该合作社的蔬菜种植区看到,不少蔬菜大棚门旁都挂着一个带有二维码的牌子,上面写着“中农立华(寿光)蔬菜食品安全追溯体系”。
      “当时也有不少村民不愿意使用二维码,经过我们的耐心解释并且开办相关的培训班,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到使用二维码的行列中来。”桑庆德说,这种有了电子“身份证”的蔬菜品质和销量都很好,虽然价格比普通蔬菜高了一些,但是现在仍是供不应求,他们已经接下了不少外地客商的订单,这种蔬菜在北京等地的超市也十分受欢迎。
      桑庆德表示,目前他们村共有150户至少150个大棚已经贴上了二维码,到今年5月份,他们村内的360户至少360个大棚将全贴上二维码,让每一棵蔬菜都有“身份证”,提升蔬菜质量安全水平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(转载:潍坊晚报)

  • 上一篇:已经没有了
  • 下一篇:荆门市召开“立收谷”油菜催枯现场会
  •